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经常酗酒骂孩子,长沙这位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作者:罗晓 刘笑贫  发布时间:2022-04-20 11:13:47 打印 字号: | |


为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4月18日,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发出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同时邀请了区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司法所、社区等部门人员参加,共同督促当事人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父母离异,父亲经常酗酒骂孩子

2009年,李某与张女士登记结婚,同年生育一子“乐乐”。婚后几年,张女士发现丈夫染上了酗酒的恶习,还经常酒后实施家暴。张女士忍无可忍之下,向开福区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015年12月,开福区法院作出判决,准许二人离婚,婚生子乐乐由李某抚养。离婚后,乐乐一直由李某抚养,张女士经常去探望儿子。然而好景不长,张女士与儿子乐乐沟通得知,李某这些年没有固定工作,生活不顺的他还经常酒后骂孩子,也不给孩子准备一日三餐。

得知儿子遭遇后,张女士心疼不已地问儿子,“乐乐,你想不想跟妈妈一起生活?”

“妈妈,你接我过去一起生活吧”乐乐坚定地答道。2021年7月,张女士将儿子乐乐接到自己住处,开始照顾孩子饮食起居,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司法保护,法院判决变更抚养关系

李某沟通无果后,2022年1月,张女士向开福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孩子抚养关系。

3月3日,开福区人民法院金霞中心法庭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对抗情绪较大。张女士认为孩子愿意同她一起生活,而且她有固定工作、收入来源、住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活环境。李某则认为,孩子作出的意愿表达不真实,自己单独抚养孩子七年,所以不同意变更抚养权。

休庭期间,承办法官石时进与乐乐在办公室进行了谈话。刚接触时,乐乐显得比较拘谨,一直低着头不敢说话。承办法官石时进跟乐乐聊起了家常和学习近况,慢慢打开了乐乐的心结。

“你妈妈现在想让你跟她一起生活,你同意吗?”

“同意,我想跟妈妈一起生活。”

“为什么要跟你妈妈一起生活?”

“我爸爸经常喝酒,喝完酒就经常骂我,也不给我做饭吃,我妈妈会给我做饭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其根据李某之前的抚养及近期与张女士的生活情况,乐乐明确表示愿意与张女士一起生活,且张女士又有抚养能力,乐乐随张女士一同生活更有利于其成长。

3月18日,开福区法院作出判决,乐乐变更由张女士抚养;李某2022年4月起,每月15日前按月向张女士支付抚养费800元,直至乐乐年满十八周岁止(教育费、医疗费凭正式票据各承担一半);李某有探望的权利,张女士有协助的义务。

案后回访,法院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

案件虽然结了,但事情还没了结。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好未成年人案件案后回访工作,石时进对案件当事人进行了电话回访,并安排人员前往社区进行实地回访调查。经相关人员反映,李某经常酗酒,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开福区法院决定责令李某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为上好这堂家庭教育指导课,4月18日下午,承办法官石时进、省高院派驻基层法庭锻炼法官助理张文宜、易雪琼联合开福区妇联副主席蔡惠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陈慧、青竹湖司法所刘旭波、老教师周爱莲等人一同来到李某所在社区,向其发放《家庭教育指导令》。

你应当按照法院判决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履行相应义务,为乐乐上学、生活等方面提供相应保障,与张女士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加强亲子陪伴,积极行使对孩子的探望权,多与老师联系沟通,定期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在探望、共同生活时,要保障孩子的饮食生活,不得酗酒打骂孩子。

这份《家庭教育指导令》不仅动之以情,也晓之以理,其中特别指出李某酗酒骂孩子、不能保障孩子一日三餐等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伤害了亲子关系,给未成年人心灵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与成长。同时还指出,开福区法院将定期对其履行指导令的情况进行回访调查,如发现违反法定义务继续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法院将依法予以处理。

同时,承办法官石时进还向当事人李某赠送了《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李某认真学习法律,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并按时支付抚养费。

随后,各部门人员依次对李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要求其认真反思自身错误,戒掉酗酒恶习,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妥善修复亲子关系,更加关心孩子生活、学习和身心发展,做一名合格的父亲。

经过大家的耐心劝解、说理教育后,李某表示:“感谢法院和各部门的关注和指导,我一定改正错误,履行相应义务,用正确方法教育孩子。”

开福区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近年来,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坚持“用心织密司法保护网、用法守护开福青少年”原则,挂牌成立少年法庭,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同时加大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推进圆桌审判、心理抚慰等审判方式,积极与检察、公安、妇联、团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抓好判后回访帮教工作,广泛开展送法进校园、“我要当小法官”等普法宣传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责任编辑:王必杰
新华网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中国裁判文书网湖南法院网长沙法院网红网人民网凤凰网